作者: 日期:2024-11-30 点击数:
黄牛杂志简介
a.主题:与牛业科学相关,包括但不限于牛的遗传改良、饲养管理、繁殖生理、疾病防控、营养学、肉品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b.稿件参照规范学术论文格式与体例。文中标题一般不超过三级,如依次为“1”-“1.1”-“1.1.1”。正文格式按照宋体、小四、1.5 倍行距进行排版。
c.作者简介应包含姓名、所在单位详细名称、具体地址及邮编、具体职称(职务)、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信息。不署任何兼职单位和兼职职务。
d.一般三至四级标题为宜,不超过五级。正文字号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一级标题应加黑居中。
e.论文标题应言简意赅,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一般不应超过22个字(含正副标题),尽量避免出现标点符号及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代号等。
f.摘要应包括论文涉及的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一般在150-200字,摘要下面应提供3-8个关键词,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g.参考文献要求所有稿件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准,论著的参考文献一般10~15条,综述20~30条。文中参考文献的注码用方括号准确地标在有关文字的右上角。
h.每幅图(表)插入在文中相应位置。每幅图(表)应冠有中文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
i.一般注释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l、2、3、……,在正文之后写明“附注”或“注释”字样,然后依次写出对应数码l、2、3、……和注文,回行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
j.获基金资助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基金项目编号,且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 如获多项基金资助,应依次列出。
《黄牛》现已更名为《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牛业科学(双月刊)知识丰富,内容广泛,贴近大众,自1975年创刊以来广受好评,注重视角的宏观性、全局性和指导性,在业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和良好口碑。
《中国牛业科学》杂志是一本专注于牛业领域的科技期刊,旨在推动中国牛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杂志汇集了国内外牛业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涵盖了牛的生产、繁殖、饲养、营养、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杂志刊发的论文包括原始研究、综述、技术应用等,涉及牛种改良、遗传育种、繁殖技术、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健康养殖、疾病诊断与防治等诸多领域。杂志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牛业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牛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该杂志为科研人员、养殖户、产业从业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杂志注重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尤其关注中国牛业的特点和需求。杂志鼓励原创性研究和创新思维,推动牛业科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杂志还致力于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牛业科技的最新进展,推动中国牛业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中国牛业科学》致力于推动中国牛业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牛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优秀的科学成果,该杂志为牛业科研人员、养殖户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国牛业健康稳定发展。